(资料图)
高钾血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进展到终末期尿毒症阶段常见的恶性并发症,与心率失常、心脏骤停或猝死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也是早期启动透析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作为慢性肾脏病的重点人群,是高钾血症的高发人群。
但近年研发的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确疗效的重点药物,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RA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肾素抑制剂(R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延缓疾病进展的同时,均有引发高钾血症的风险。为强化疗效,临床上也有大量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但因其对血钾的不良影响,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寻找糖尿病肾病患者合理“搭配”的药物,使其在发挥最大治疗价值的同时,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毛志国教授团队的该项研究共纳入全球27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计4358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可能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高钾血症发生风险的治疗方案中,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与其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RAASi)联合治疗方案中,增加了额外的高钾血症发生风险,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加入则可以逆转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引起的高钾风险。
由于临床实践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疾病基础的复杂性,以循证为依据的科学联合用药方案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规避不良反应,是未来治疗的趋势所在。毛志国教授表示,该研究的发现为临床如何优化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高等级的实践证据,或可改变现有的临床实践和标准制定。
(责任编辑:范晓婷)